落入炫耀性消费的陷阱

1 . Conspicuous consumption

商品劣质和消费者的贫穷是吉芬商品所依赖的假设。而凡勃伦商品是在价格、实际收入和需求量上与之相对的一类商品,其原因与人们的 炫耀性消费(Conspicuous consumption) 有关。1.jpg
==Conspicuous consumption,图片来自谷歌==

美国经济学家 索尔斯坦·凡勃伦(Thorstein Veblen) 首先注意到,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,还会受到恐惧、对地位追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。这一发现得从他对人们的观察开始。他观察了19世纪90年代的极其富有并自鸣得意的美国人的生活,撰写了批判性作品 《有闲阶级论》(The Theory of Leisure Classes, 1899)。从凡勃伦的局外人视角看,纽约高层社会对生活质量的定义就像原始部落的酋长一样,拥有过量的闲暇和金钱。而他们需要过量金钱的目的并不是购买必需品,而是突显他们的财富和地位。这样的消费被称为炫耀性消费。


2 . Consumption trap

吉芬商品是廉价的劣等品,那它的对应物凡勃伦商品就是奢侈品的代名词,如劳力士手表和保时捷汽车等。如果一个人自己拥有这类商品越多,而别人拥有的越少,满足感就会增加。所以,凡勃伦认为富有社会可能会遭遇“相对消费陷阱”(relative consumption trap)。越来越多的人们竞相追逐购买这类商品,则生产就会浪费在这些奢侈品上,对社会福利(总剩余) 不会有什么好处。2.jpg
==Gold Porsche, 图片来自谷歌==
事实上,有很多人是看着别人消费奢侈品,在攀比的心理下去购买那些与自己身份地位不匹配,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。而信用卡等其他信贷服务为非现金提前预支消费提供了可能,也为消费者跳入陷阱推波助澜了一把。有的经济学家认为,信用卡支撑的浪费型消费是导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


3 . External costs

外部成本(external costs) 指由于生产的外部效应(主要是负的外部效应)所引起的成本,通常是带给他人或者社会的经济损失,比如生产中向河中倾倒废水,或者工厂废气排放造成的污染等。20世纪50年代,经济学家们用外部成本来称呼它们,因为这些成本不会在商品的市场价格中体现出来,但是又的确对第三方产生影响。在当时,排污者和工厂并不用承担这样的社会成本,所以他们会排出过量的污染物,对社会效益造成了不良影响。3.jpg
==Great Smog of London,图片来自谷歌==
受工业革命和战争的影响,英国工厂向社会排放的污染物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。海洋性气候本就使得英国成为了一个多雾的国家,而污染让烟雾越来越浓,伦敦也有了雾都的称号。1952年12月5日至9日,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,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,积聚在城市上空,交通瘫痪,行人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。市民的生活不仅被打乱,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。许多市民出现胸闷、窒息等不适感,多达4000人在这场大烟雾(Great Smog of London) 中丧生。这场灾难因为冷空气的到来结束,但是却被铭记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,给人们敲响了警钟。
英国经济学家 庇古(Arthur Pigou) 为了解决生产者过量排污的问题,提出了向排污者征税的解决方法,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 庇古税(Pigouvian tax),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排污者在制定决策时将排放污染的成本考虑在内。因此,只有在消费者愿意为污染造成的破坏付费时,生产者才能制造污染。比如,烟尘排放税(carbon tax)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但是,庇古税的实施并不简单,庇古本人也认为正确地评估污染的真正成本绝非易事……


参考文献

Great Smog of London: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Great_Smog_of_London